×

徐志摩海韵的读后感(徐志摩海韵)

小强 小强 发表于2024-06-16 06:59:45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篇目录:

徐志摩诗歌《海韵》赏析

1、《海韵》即有些“悲惨的趣剧”的味道。徐志摩对人生似乎有些冷漠了,因为他竟拿“海韵”这样有诗意的题目来写一个悲剧,多少带有一点嘲讽味,他似乎想嘲讽那些追求海韵而又不知大海的危险性的人。

2、《海韵》是在最后一节杰出地完成了海的永恒韵律的模仿。徐志摩《海韵》的构思对传统叙述诗模式的借鉴或许使他最终没有创构一种新的叙述抒情表达方式,这是很大的遗憾。

徐志摩海韵的读后感(徐志摩海韵)

3、《海韵》是浪漫诗人徐志摩与著名作曲家赵元任合作完成的一首音乐叙事抒情诗,体现了自由、民主思想,创造性地把欧洲艺术歌曲传统合唱化、民族化,到现在仍是经典范例。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三篇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第一篇 徐志摩,一个富有魔力的名字,他既有者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淡然也有着对爱情像初出茅庐小伙般的热情。一生的经历让他写出了无数让人心疼的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散文集。难得有情,付之真情。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徐志摩海韵的读后感(徐志摩海韵)

关于徐志摩的《海韵》

1、《海韵》,徐志摩词,赵元任曲。写于1927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赵元任《新诗歌集》。《海韵》是赵元任歌曲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首。1974年,邓丽君为电影《海韵》演唱的同名插曲,该曲由庄奴和古月根据徐志摩和赵元任原作改编。

2、《海韵》中呼唤女郎回家的那个人,也是徐志摩,是后来想作庸人的徐志摩。

3、对于徐志摩这个名字,我们最为熟悉的恐怕就是《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可谓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了。

4、《海韵》是在最后一节杰出地完成了海的永恒韵律的模仿。徐志摩《海韵》的构思对传统叙述诗模式的借鉴或许使他最终没有创构一种新的叙述抒情表达方式,这是很大的遗憾。

徐志摩海韵的读后感(徐志摩海韵)

5、在徐志摩的青春里,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康桥情节。康桥见证了徐志摩爱情的生长与消亡,从康河的余波中潜窥自然的信仰和真实,探索世界的优美与自由。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徐志摩的海韵的哲理内涵

(1)对理想的追求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为要寻一题明星》、《无题》、《海韵》等。这类诗中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乐观、进取、向上精神,也可以看到诗人希望祖国摆脱落后、贫穷,走向进步、富强的愿望。

这是徐志摩在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自己打仗。说来说去,徐志摩对《海韵》中女郎的态度,实际上是有些困惑的、迷惘的、矛盾的。

”倒不如说女郎放大化的凄清与诗歌主旨的悲凉是由于“海韵”这个题目的设立而令整个文章的格调入伤感的境地。

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常存安静之心,常存宽容之心,心里放不下,自然就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就越不快乐。优雅的人生,就是用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志摩海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